小学学过的12首杜甫诗是哪些全部说小学学过?
小学语文1一6年级杜甫所有古诗。
杜甫写过的古诗超过1000首,现在的小学语文课程一共包含了44首杜甫的古诗。
由于目前全国小学语文教材的版本不一,导致各种课本收录的杜甫的古诗也有一些差异。
下面是所有版本中全部杜甫古诗。
《望岳》、《登楼》、《登高》、《春望》、《野望》(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客至》、《蜀相》、《宿府》、《禹庙》、《月夜》、《阁夜》、《规雁》、《佳人》、《哀江头》、《武侯庙》、《八阵图》、《赠花卿》、《哀王孙》、《丽人行》、《古柏行》、《兵车行》、《绝句四首》、《秋兴八首》、《寄韩谏议》、《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曲江对酒》、《春宿左省》、《春夜喜雨》、《赠卫八处士》、《月夜忆舍弟》、《天末怀李白》、《登兖州城楼》、《饮中八仙歌》、《别房太尉墓》、《夜宴左氏庄》、《前出塞九首》、《梦李白二首》(梦李白二首其一、梦李白二首其二)、《咏怀古迹五首》、《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引赠曹霸将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的《石壕吏》抒发的是爱民还是爱国的情怀?何以见得?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是杜甫为官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诗赋。中心思想是同情当朝的民众,不堪官府的徭役,揭露了官府压榨劳动人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独与老翁别”……从这些形象的词句中,看出杜甫眼中发生了夜晚抓人的场景,说明连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妇人,也不放过,抓去做了苦力。深刻揭露了官府的残暴和无情。
总之,杜甫是体恤民情的,鞭策官府的暴政,满怀同情的声援劳动人民,提醒官府体察民情,本身也是爱国行为。
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中的其中一首。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史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全诗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
诗中的老妇,声泪俱下地诉说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尽管她为了平叛已经献出了自己两个儿子的生命,但到头来,连她自己也不能幸免。“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老翁“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而老婆婆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走,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抓走,儿媳泣不成声。诗人在沉默中表达了对暴政的无声控诉。寄托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在谴责统治者乱拉兵的同时,又怀着痛沉痛而矛盾的心情,劝人民为平息叛乱去参军。他在《新婚别》中写道“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也不是爱民,也不是爱国,很可能是安禄山,史祀明造反,争民间兵丁,去剿灭叛軍。表现出百姓是弱示的,无论谁当君王一定要爱惜臣与民,同时减少百姓的兵役和劳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史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尘炊。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在战乱年间,百姓过着食不裹腹,衣不遮体的生活。并且征兵役,就是老太太也不放过,可在军营煮饭烧火。战乱使得平民百姓家破人亡。
可巧作者住在了他家,把征兵经过全部听到,写出这首叙事诗,“妇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平民百姓如同国王的奴录,受到任意贱踏,任意摆佈,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
题主问的是具体到《石壕吏》这篇五言诗中作者杜甫抒发的情感,那么我认为它主要体现的是——爱民的情感。
人民和国家不是对立的,人民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在安史之乱那个“国将不国”的特殊历史阶段,代表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置人民的生死于不顾,“国”实在已经算不上什么“国”了。
下面我谈一下理由,就先从《石壕吏》所属的三吏三别组诗开始吧!
三吏三别都作于安史之乱中的公元759年。从洛阳到他正任职的华州(公元758年被肃宗派到华州作司功参军)的路上,他一路经过新安、石壕、潼关,满目都是老翁老妪、征夫怨妇扭曲痛苦的面容。杜甫把自己所见所闻、亲身体验化作三吏三别组诗,忠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这六首诗既描写了人民的苦难,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法排解的痛苦。
国家受外族的侵略,不反抗不能救国家的危难,要反抗就需要人民参军抗敌。但是统治阶级的无度役使,使人民在饱受外族***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自己国家的内部摧残,可谓雪上添霜,不得聊生。
他爱国,他拥护朝廷。但正是这个朝廷,和平时剥削人民,国难时不仅救不了人民,还四处搜刮物资,泯灭人性的奴役人民。所以,在《石壕吏》中他已经做不到再为统治阶级遮遮掩掩了,实实在在的揭露和痛斥了出来。
我们来看《新安吏》中的这一段: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前面杜甫描写的新安因为人少,成年丁壮不够数,就征用了一批孩子。但是我们引用的这一小节,就是杜甫在为这件事的残酷开脱:屯军只在很近的洛阳,工作不是很重,王师对于士兵很体恤,大将军郭子仪就像父兄一样友善……
在《新婚别》中,新婚的妻子痛苦的别离丈夫时,还不忘勉励他:“毋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他想的很周到,他极爱人民又爱国家,他要为双方说话。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都有哪些诗体现了重大历史***?
杜甫的现实主义杰作“三吏"“三别",就反映了“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三吏"指《新安史》《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所以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叛军从范阳长驱南下,陷洛阳,756年称大燕皇帝,不久陷长安。757年安禄山儿子安庆绪弑父,唐军乘乱回击叛军,收复两都;758年,九节度使围攻邺城,本来形式一片大好,肃宗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但九军无统帅,各自为政,把一盘好棋下糟了!唐军居然在次年2月大溃败,郭子仪守河阳,拱卫洛阳。为弥补兵力不足,郭帅到处拉壮丁。
杜甫正758年六月因谏言触怒肃宗,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协助文教、祭祀),758年冬天返洛阳老家,后又回华州任所,他将途中所见所闻写成千古名诗“三吏"“三别"。
《新安吏》写新安县吏拉夫,壮丁征完了,只好用“中男"(未经训练的未成年人)充数,诗中描写了征夫离别场面,场景催人泪下。
《石壕吏》曾被选入中学课本,官吏到石壕村拉伕,最后把有三孩的老妇人捉去充数。
《潼关吏》写潼关士卒筑城御敌,守吏不忘吹嘘城墙的牢固易守,杜甫叮咛守吏不要学哥舒翰冒险进攻。
《新婚别》写一对新人由于拉伕,不得不“暮婚晨告别",新娘抱怨‘‘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她临别叮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妻子的爱国钟情形象跃然纸上。
《垂老别》写一个子孙阵亡的老头应征别妻的惨景。
《无家别》写败阵返乡的士兵看到家乡满目疮痍,家人死绝,正想务农安生,县吏又要他应征!怎一个惨字了得!
这些诗用写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对国家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既反映作者既坚决拥护唐王朝平叛,又对官吏奴役、迫害百姓深恶痛绝的复杂、矛盾心理。“诗圣"悲天悯人,胸襟开阔,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