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油耗是如何测算的?有实际参考价值吗?

工信部油耗是怎样计算的?

说到工信部油耗测试估计很多人会脑补出这样的画面:测试人员开着车在路上不停跑,然后测试用了多少油,计算出油耗量。其实并非如此,这一切都是在室内完成的。


这就是油耗测试的示意图,电脑前的人员负责设备操作和数据记录,车上还有个测试人员象征性地开车。根据测试标准让汽车在特定的工况下运行。然后根据尾气的碳含量间接测算出油耗量。

工信部汽车油耗一览表2022,工信部 汽车油耗

上面这个图可以看到汽车排气筒上插一个管子,这就是收集尾气的,计算出尾气里碳元素含量根据碳平衡法推算出耗油量。因为碳元素在燃烧前后用量是恒定的。

因为工信部油耗测试时汽车电器都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就减少了发电机的功率消耗,而且实验台的行驶状况比实际驾驶好太多了,所以我们实际油耗都比工信部油耗要高。

工信部油耗有参考意义吗?

网上一提到工信部油耗都是骂声一片,有说和车厂合作欺骗百姓的,有说方法不科学的,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数据还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的测试条件很公平而且很科学,虽然与实际驾驶状况不太符合,但是同样的测试条件确实能反应出发动机的油耗水平。就比如一台秤不准,每次测量值都比实际值多5公斤,但是不管谁秤都会多5公斤,我们还是可以对比出不同人的体重水平。

根据中国汽车保有量数据分析在我国大部分车型还是以普通家用车为主,因此油耗是大多数车主所密切关注的重要指标,当然对于一些少数开豪车的富豪油耗就显得没有多大意义。工信部油耗与实际油耗不符的原因十分复杂,这与工信部所模拟的环境、测试方式、以及个人的 驾驶习惯、实际路面状况等等因素有关,虽不准但是其中也蕴含重要价值。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汽车油耗测试的方式。我国所选用的测试方式是NEDC方法,中文叫做欧洲驾驶循环法,先是选择一辆里程为3000-15000的车辆然后进行市区工况和市郊工况两部分的模拟,而且是在台架上进行模拟。市区工况是4个195S的小循环单元组成最高车速50KM/h,市郊工况是400S最高车速120KM/h其中包括了怠速、启动、加速、减速、停车等等几个阶段,由于测试工况与实际工况出现巨大差别,所以油耗自然达不到实际水平。简单来说车辆基本是像在高速巡航一样,也没有把气温、风速等环境因素考虑进去。

另外一个不准的原因是工信部综合油耗虽然模拟了多种情况,但在实际驾驶时,情况会更为复杂,所以油耗一定会有差异。此外,油耗和每个人的驾驶习惯、日常行驶路线也有关系,就好比有的人喜欢猛踩油门,急踩刹车,有的人每天都走砂石路、坡道,有的人每天上班堵车要堵1小时等等。

油耗虽然不准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用处。对于车企来说大家测试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根据2014年工信部发布了一个《关于加强乘用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通知》(征求意见稿)讲乘用车油耗超标的车企要停止新品公告申报、停止跨类生产、扩大产能审批的处罚措施,这些的参考依据都是按照工信部油耗来的。

除此之外,工信部油耗对于个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每辆车子都是一样的标准测试出来的对于消费者而言至少进行油耗上面的比较,例如亚洲龙2019款2.0L 尊享版的油耗是7.8 而19款手动大众朗逸1.5L的油耗是5.7,虽然两者的油耗不一定是相差2.1但是我们能够清楚知道哪一台车能够更加省油

据我所知,工信部油耗是在实验室里,模拟实际使用状态与环境,让发动机运转大约20分钟,包含着加速、减速、怠速等工况,其中13分钟高车速,模拟郊外;将近7分钟低车速,模拟市区。根据碳排放计算出市区油耗与市郊油耗,这两个数字按3:7的比例,得出综合油耗。

上述内容是2013年,我所在的拆车坊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合作时,他们那边参与过工信部油耗标准制定工作的老师告诉我的。

有人认为,你永远也跑不出工信部的油耗成绩。

我的观点是,任何测试都必须首先建立测试标准,如果没有标准,随心所欲,那么测试结果也就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比如,许多汽车网站都热衷于测试加速、刹车等性能测试,据我观察,绝大多数测试都没能做到统一测试标准,有一次,在某场地见到某汽车媒体正在测试一款车的刹车,我随口问了一句,校对胎压了吗?

人家说:没有。

您连胎压都不校对,还测什么刹车呀。

我在某汽车实验场,简单参与过一段时间的测试,比如加速与制动,除了胎压,还有配重等诸多项目,就连天气都在考虑范围之内。记得有一天春天,持续刮风,风力超过了规定值,测试便停顿下来,等待风力减弱。

所以,尽管工信部的油耗与许多人的实际使用不太吻合,但它毕竟是在统一前提之下,得出的测试结果,还是具备参考意义的。

完全没有实际参考价值,除非你像工信部那个测试工况一样地跑。

我国工信部现行的油耗测试工况源于欧盟20世纪70年代定型的NEDC工况,包括4个市区循环和一个市郊(高速)循环,全程不开空调。(如下图)驾驶方式以匀速、怠速、缓加速准稳态行驶为主,过于乌托邦,严重脱离国内复杂的实际用车环境。(如下图,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车速)

美国EPA现行的油耗测试也是市区和高速两大主要工况,但它的加速更猛、匀速更少、走走停停更频繁,以瞬态工况居多,而且还加入了低温冷启动(零下6.7摄氏度)、夏天开空调(35摄氏度)、激烈驾驶(最高时速129km/h,最大加速度接近0.4g)三个补充工况。更接近真实驾驶环境

EPA市区工况

EPA高速工况

干货:我们奥迪品牌为例(因为奥迪大部分车型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动力总成),看看两种不同标准测出来的油耗差异有多大吧。

还有一点很重要,综合油耗是市区油耗与高速油耗按照里程进行加权平均算出的结果,哪个工况里程长,综合油耗数值就更接近哪个工况。大多数人实际驾驶的市区和高速里程比大概是七三开,而工信部市区和高速的测试里程之比为36.3:63.7,几乎倒挂,所以算出来的综合油耗数值更接近郊区油耗,这就进一步加大了误差。比方说一辆车市区10个油,高速5个油,你按市区:高速=7:3开,综合油耗是10×0.7+5×0.3=8.5L/100km,而工信部综合油耗则是10×0.363+5×0.637=6.85L/100km,比实际低了20%,怎么可能有参考价值。

我已经自认为很省油了,靠着尽量错峰+避开堵点的出行习惯,220马力2.0T的蔚揽在我手里单箱油耗从不超过百公里9升,4.2万公里下来总平均油耗百公里7.77升,在小熊油耗软件里155位同款车友中排在第18位,就连第一名油耗百公里6.75升,都没拼不过百公里6.6升的工信部综合油耗。不往多了说,只要正常驾驶(不刻意省油)能连续两箱油跑赢工信部综合油耗的,就算是神乎其技的操作了。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会有差距呢?

这个工信部油耗值也是各厂家所有宣传资料,包括网站,杂志,宣传册等使用的唯一官方值。那为什么工信部油耗与实际的使用的油耗相差这么大,因为工信部油耗的测试条件和行驶工况与实际使用相差非常大,主要有以下不同:

1.工信部油耗的行驶工况只是简单的重复4个市区和1个市郊的理想工况,不能反映城市中红绿灯多,经常堵车的情况。

2.工信部油耗测试的条件是环境温度控制在25度,不开空调,不开灯光、导航、音响等用电负荷。

3.测试是在试验室的专用设备进行,模拟的车辆行驶阻力与实际相差大,如车辆载重,转向等等!

4、每个人的驾驶习惯不一样,油耗测试标准中加减速的剧烈程度与实际有差异。(机器人驾驶吧?)

因此,实际使用油耗比工信部油耗高出个30% - 40%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有些品牌有相差1~2倍的)由于实际道路状态确定影响素太多,数据仅供参考,一般情况现实油耗都比测试值高。

(文/图 优信)

亲,您好

很高兴醒了能为您答疑解惑。

有人说,工信部的油耗数据,就是个笑话,就像车上的油耗表一样,他们还打趣说那是个欢乐表,显示的永远比真实的低1到2个油。工信部的油耗数据也和这个欢乐表一样,报的永远比实际的低……

亲,您也是这样想的吗???

工信部的油耗数据,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怎样测来的。我也就不详细解释了。对于工信部的油耗数据,我认为已经是很客观的了,也是真实反映车辆的油耗水平的,毕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个车的油耗可比性更强。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开出工信部的油耗值呢???

1、工信部的油耗数据,在其测量过程中,确实有点理想状态化,忽略了风阻,脱离了真实路况,载重量,换挡逻辑等相关影响油耗高低的因素。工信部测油耗数据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司机重量,以及装载重量,也没有考虑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或者说驾驶水平。比如,换挡的转速不同,油耗肯定有差异……

2、工信部的油耗数据,也并非是完全不靠谱,说完全没有人能开出这个油耗数据,也是过于绝对了,还是有些人能开出这样的油耗数据的。比如我,我就能开出这样的油耗数据。或许,您会说我吹牛,但我实实在在的开出来了,并且比工信部的油耗数据还低,信不信由你……

3、不管如何,工信部的油耗数据,对于每一辆被测试的车,都是公平的,因为,它的测试条件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不管如何,工信部的油耗数据都是真实的,我们不用去管它与实际使用相差多少,因为,我们所谓的实际使用者的油耗,都是主观性的,只代表个人,并不代表就是车辆唯一的结果。

所以,我个人认为,工信部的油耗数据更有代表性,比所谓的车主口碑油耗更有参考意义。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水军吧???网上的车主,或许大部分都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敬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