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降低后,我国进口汽车的价格走势会如何?

很明显,关税降低后,进口车汽价格会下降,不管是真降还是***降,形式上肯定是降,比如厂家都是将指导价下调。但是终端会根据市场进行进一步调整,紧俏的车型可能没货,着急买就可能加价。而原来有优惠的,降价后优惠可能减少或取消。当然,对于弱势的品牌和车型,关税下调降成本,为了占领市场会进一步让利给消费者。总之,降关税对消费者是好事,但主要还是针对高端车型的消费者,对于预算20万以下的普通消费者,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进口汽车一直是汽车界高端,昂贵的代名词。但是从今年开始,这个格局似乎即将发生改变了。

汽车行情走势,汽车行情走势分析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2日印发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将税率分别为25%、20%的汽车整车关税降至15%,降税幅度分别为40%、25%;将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降至6%,平均降税幅度46%。

从这次调整来看排量在2.0L以下车型收益最大降幅达到百分之20以上,2.0L以上车型收益开始递减,4.0L以上的车型降幅只有13.6%。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大众消费车型上也就是排量在2.0L以下的车型降幅是最大的,所以对于普通大众家庭购车还是很有好处的。排量较大的豪华车型虽然降幅小但是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价格也不是很敏感。下边附上一张各个排量车型降幅表格,各位网友可自行查看。

2022年汽车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

2022年汽车市场将呈现稳中微增,激烈竞争的态势。由于今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品牌的忠实粉丝购车需求将会在2022年得到释放,尤其在豪华车品牌。

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杠铃型逐步向纺锤形转换,预计2022年在紧凑型市场的拉动下,10万-20万元的车辆市场占比将逐步提升;边缘企业淘汰加速,市场集中度将再次提升;价格重回市场规律,开始下探;合资主流承接竞争压力,传统ICE车型价格下探。

2022年狭义乘用车零售增速6.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8.9%。

为什么进入2022年所有奔驰宝马奥迪4s店雪崩跳崖式降价?

这个话题撩动所有想买车的心弦啊!

这个事情

大家一定要注意认真分析一下!

在咱们的市场里就是

卖的好的加价

卖不好的降价

消费者最后都会有质量品牌意识的!

有人认为是品牌质量这对吗?

因为这类车很多都是一些做生意的小老板买来撑门面的,这两年经济不行,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所以销量不行了,但是车企前几年销量好的时候扩大产能还在,所以没办法消化,只能低价销售,让你买车,维持企业运营,他们从保养里面多挣点。你没发现这几年买奔驰宝马的多了一些一些层次更低的人吗[呲牙]

在我们国家所谓BBA的高端汽车市场,被德国车企长期长久垄断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情况下,由于自身出现了创新不足,守旧落后的思想,没有抓住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风口,因此在2021年年末2022年年初销售发生雪崩跳崖式下降,降价销售也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在我们国家国产车企激烈的竞争技术品质提高提什下,还有我们国内的小鹏,理想,比亚迪等电动汽车新势力的积极拼搏创新之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弯道超车的激烈竞争趋势非常明显的情况下。这些新势力的加入对BBA这样的高端汽车的竞争是非常有强劲的竞争实力的,大幅的稀释挤压打击打压了了,这些德国车企在中国豪华汽车的市场份额,电动汽车发展进入了快速增涨增加的阶段,

所以因为BBA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落后意识不强,他们的产品在当下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因为思想观念的落后,没有预见到电动汽车市场飞速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出现了暂时的技术落后的局面。出现了竞争弱势的局面,因此降价销售自己燃油车是迫不得已的情况。

23年8月份汽车还会降价吗?

根据当前的汽车市场趋势和经济环境,23年8月份汽车可能会继续保持稳定或略微下降的趋势。然而,具体的降价情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政策调整等。因此,无法确定是否会有明显的降价。建议您关注市场动态、与经销商沟通以获取最新信息,并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做出购车决策。

1. 不会降价。

2. 原因是新能源车的价格主要受到电池成本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虽然电池成本有望逐渐降低,但是新能源车的技术进步和研发投入也在不断提升,这会对车辆的整体成本产生影响。

因此,23年下半年新能源车的价格不太可能降低。

3. 此外,***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也会对车辆价格产生影响。

如果***继续提供补贴或者加大补贴力度,那么新能源车的价格可能会相对稳定或者有所下降。

但是,目前来看,***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逐渐减少,因此23年下半年新能源车的价格不太可能降价。

4. 总的来说,考虑到电池成本、技术进步和***补贴政策等因素,23年下半年新能源车的价格不太可能降价。

根据市场趋势和历史数据分析,23年8月份汽车价格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价。原因包括:

1)新车型推出,市场竞争加剧,厂商可能为了吸引消费者降低价格;

2)车市需求减少,进口车关税下调等因素导致市场供给过剩,厂商可能通过降价促进销售;

3)宏观经济状况不稳定,购车需求下降,车价过高则会面临市场压力,降价以提高销量。然而,降价程度和范围仍会因市场变化和厂商策略而异,建议消费者根据实际需求、预算和市场情况做出购车决策。